陈玉龙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分子生物实验中心主任
擅长治疗:胆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肿瘤、结节等疾病。
胆结石听起来挺吓人的,很多人一听到结石就想到手术,觉得必须得把石头“取出来”才安心。 其实,中医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不用开刀动手术,也能把胆结石化解掉。
中医把胆结石分成三种类型,分别对应3种治疗方法,分别是“通、清、化”。这三种方法就像三把钥匙,能够打开胆道的“锁”,让胆结石自己“溜走”。
第一把钥匙:通——让肝气顺畅,胆道通畅
第一种类型的胆结石是肝郁气滞型。这种类型的患者,两边通常会觉得肋骨下面胀胀的,有时候还会打嗝,情绪也不好,总是闷闷不乐。
这是因为肝气不顺,气堵住了,胆汁也跟着不畅,就容易长结石。
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我们可以用柴胡疏肝散+金钱草进行治疗。
柴胡疏肝散这个方子专门用来疏通肝气的。它里面有柴胡、白芍、枳壳等几味药。柴胡就像个“开路先锋”,能带着肝气往前走,把堵住的地方疏通开;白芍则能柔肝,让肝气不那么“急躁”;枳壳则能帮助气机顺畅,让整个身体的气流都能正常运转。这些药合在一起,就能把肝气疏通,让胆道也跟着通畅起来。
而金钱草这味药是个“清洁工”,它能帮助利湿、通淋,简单来说,就是能把胆道里的湿气排出去,让胆汁变得清爽,结石也就没那么容易形成了。
第二把钥匙:清——把湿热赶跑,让胆道清凉
第二种类型的患者是肝胆湿热型。这种类型的右边肋骨下面会感觉灼热、疼痛,嘴里发苦,尿也发黄。 这是因为身体里有“湿热”,就像锅里的水蒸气一样,把胆道弄得又热又湿,胆汁也变得黏稠,容易形成结石。
这时候,中医会用大柴胡汤加鸡内金进行治疗。
大柴胡汤这个方子是专门用来清热利湿的。它里面有柴胡、黄芩、半夏、枳实等药。柴胡能疏肝解郁,黄芩能清热,半夏能化痰,枳实能行气消积。这些药合在一起,就像一个“清洁团队”,能把肝胆里的湿热清理干净,让胆道变得清爽。
而鸡内金这味药有点特别,它是鸡的胃内膜,听起来有点恶心,但其实很有用。它能帮助消化,还能把结石“化掉”,就像个“石头粉碎机”。
如果你想选择中成药,消炎利胆片是个不错的选择。它能清热、祛湿、利胆,但因为它有点“凉”,如果大便已经比较稀的人就不太适合吃,否则可能会让肚子更不舒服。
第三把钥匙:化——温阳健脾,把湿气化掉
第三种类型的患者脾虚湿困型。这种类型的患者,胆结石总是反复发作,还总是觉得怕冷、没力气。这是因为脾虚了,身体的“运输系统”出了问题,水湿堆积在身体里,把胆道给堵住了,结石就容易形成。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会用理中汤加金钱草进行治疗。 理中汤这个方子是专门用来温阳健脾的。它里面有党参、白术、干姜、甘草这几味药。党参能补气,白术能健脾,干姜能温阳,甘草能调和诸药。这些药物合在一起,就像给身体加了个“暖宝宝”,能让脾阳恢复,把堆积的湿气化掉。
而金钱草还是那个“清洁工”,它能帮助利湿、通淋,把胆道里的湿气排出去,让胆道变得通畅。
如果阳气特别不足,感觉特别怕冷,还可以加点附子、干姜。附子和干姜就像“超级暖宝宝”,能给身体提供更多的热量,但它们有点“辣”,用的时候要小心,不然可能会上火。
当然了胆结石其实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它和我们身体的气血、脏腑功能都有关系。中医认为,肝气不顺、湿热堆积、脾虚湿困,这些都是胆结石的“温床”。
所以,中医治疗胆结石,不仅仅是盯着石头本身,更要调理身体,让气血顺畅、脏腑功能正常,这样结石自然就没了“生存空间”。 门诊上很多患者用了中医的方法,最后都治好了胆结石,而且身体也变得更健康了。
为了方便外地患者就医,我已入驻“云太医”互联网平台。每周我都会通过该平台为患者提供远程视频问诊服务,患者无需出门,在家就能享受专家的“一对一”诊疗。
2025-09-01
无锡治面瘫哪个医院好?科室齐全,无锡太医堂中医医院的综合诊疗实力
2025-08-25
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