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三伏天吃中药,温热病患者不宜大补(需辨证用药)

首页 > 中医养生 > 作者:HUI(原创)2023-07-25

老话说入伏不吃中药,为什么不建议三伏天吃中药?据说是因为三伏天太热了,此时喝中药很容易上火。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医会辨证进行用药,药物也有寒热之分,不能说因为天气热就不治病了吧,如果医师不建议你在三伏天用药,那么确实是你的疾病不适合此时治疗。

为什么不建议三伏天吃中药

1、易上火

大多数中药性质偏温,具有温补、温中、驱寒散寒等作用。在夏季已经存在高温的情况下,多数人的体内往往偏于上火。若再大量服用中药,温补的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升高体内的火气,导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失眠等不适症状的加重。

不过病分阴阳,有寒热之分,药也有寒热之分,中医会对症下药,可以用药的情况自然是能喝的,只是一些热病患者不适合。

2、湿气重

夏季人们身体容易出现湿气聚积的情况,不过中药中很多种药材是可以除湿气的,如荷叶、薏仁等,它们虽然对于清湿化痰有一定疗效,但如果过量使用,反而容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引发腹泻等胃肠道问题,所以用法用量一定要谨遵医嘱。

还有一个说法是三伏天的气温比较高,药物容易变质,中药不好保存,很容易导致中药品质变差,甚至变质。如果吃了变质的中药,可能会引起中毒和其他的健康问题。但现在都有冰箱,可以保鲜一段时间,这都不是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是可以喝中药的,更适合寒邪入侵的患者,像胃寒怕冷、四肢冷冻、哮喘患者就比较适合冬病夏治了,此时吃药效果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天气热具不能吃中药了,只是需要在中医师具体辨证论治的情况,去合理的治疗。

相关养生推荐

必看养生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