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总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对一些小毛病毫不在意?40岁的阿强(化名)就是如此,他长的又高又壮,曾经的部队生涯更是让他对自身健康充满自信。
今年年初,阿强突然感到腰部疼痛,他以为是腰肌劳损引起的,没放在心上。直到出现拉肚子且便血的症状,他依旧心存侥幸,觉得“过一阵就好了”。就这样,一拖就是数月。直到腹部开始出现绞痛,在家人的不断催促下,他才去做了肠镜检查。
“肠镜麻药还没退,医生就告诉我是癌,那一刻,我感觉天都塌了。”阿强的妻子回忆道。检查结果显示,阿强患上了结肠癌。幸运的是,发现得相对较早,还有通过手术根治的机会。
阿强既年轻又没有家族病史,肠癌为何会找上门?
医生结合他的生活情况与检查结果指出,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因。原来,阿强在家乡开店,经常和朋友喝茶聊天到深夜,饿了就点外卖,还会小酌几杯,凌晨三四点才休息。
医生指出:“近年来,肠癌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分别跃居所有癌症的第二位和第四位。这不仅仅和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摄入、熬夜、抽烟喝酒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长期食用含有亚硝胺等多种致癌因素的腌制烟熏食物等也可能导致肠癌的发生。
如果身体出现以下3种症状,可能是肠癌发出的信号,一定要提高警惕:
1、便血
大便中出现鲜红色血迹是大肠癌常见早期症状之一,肠道肿瘤增长损害肠黏膜会引发便血,大便表面可能带血及黏液,甚至出现脓血便。
便血颜色不一定是红色,黑色、褐色也有可能,黏稠大便中也可能有血。直肠靠近肛门部位的肠癌,还会排出鲜红色血便。
需要注意的是,肠癌早期便血易与痔疮出血混淆,务必及时就诊明确病情。
2、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若突然出现大便习性和性状改变,要警惕肠癌。早期患者发病前3-6个月,可能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比如原本一天排便1次,变为2-3次;原本不便秘的人出现顽固性便秘,或里急后重、腹泻与便秘交替。
大便性状也会改变,表现为不成形、稀薄、变细,或黏液脓血便、黑便,实验室检查便潜血试验呈阳性。
3、腹痛与腹部包块
腹部出现位置固定或游走的、质硬且有增大趋势的包块(可能是肿瘤)。腹痛性质多为隐痛、钝痛,部位常与肿瘤位置对应(如左/右侧腹痛、会阴部痛)。
若肿瘤堵塞肠腔引发梗阻,会出现阵发性绞痛,伴停止排气排便、恶心呕吐。
此外,贫血、消瘦也是大肠癌早期信号,尤其是右半结肠癌患者贫血症状更明显。
医生提醒:
若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肠癌或息肉家族史、慢性肠道病史,或近期突然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应尽早就医检查(如肠镜)。
预防是关键: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科学饮食结构是降低肠癌风险的根本。建议:减少红肉比例,增加鱼肉、鸡肉等白肉;选择低油、低糖、高膳食纤维(蔬菜、粗粮)饮食;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坚持适量运动。
广州东大肛肠医院专业治疗痔疮、便血、腹泻、便秘、肛瘘、肛裂、直结肠炎、肛周脓肿、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息肉、十二指肠、肛窦炎、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等各种肛肠疾病,根据不同类型的疾病,从病症、病因病理、危害、治疗、护理等方面进行专业细分,实现专病专治、精准治疗确保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