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由于温度的原因,成为了便秘高发季,好多人都会出现排便困难。其实,除了受季节影响外,便秘的出现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有脱不开关系!
通常来说,"便秘"有以下的几种表现:
►大便次数少,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
►大便干结,很硬并呈球状。
►排便困难、费力,排便时间不断加长。
►排便不尽,便后仍有便意,不舒适。
无论是出现以上一种还是多种表现,都已然属于便秘。当然了,每个人的排便规律也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人可能是4~5天才排便一次,但是没有粪便干结、排出不畅等不适症状,则不属于便秘范畴。所以也不必要追求一日一便。
01口渴不喝水
平时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身体缺水。因为喝水少,大便会变得干结,这样一来,会增加排便的困难。因此专家建议,每一天都应分多次、小口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02爱吃加工食品
加工食物,如面包、面条和饼干之中含有大量果聚糖,它会破坏人体的自然消化过程,导致腹胀、便秘、腹泻和排气量增多等胃肠道症状。胃不好的更要少吃哦。
03久坐不动
不喜欢运动的懒星人,便秘的发生率会比有运动习惯的人更高一些。那是由于肠道的蠕动慢,缺乏锻炼的肌肉收缩无力,腹部的压力会降低,导致排便失去动力。
建议大家每周至少保持3-5天的锻炼,每天活动30~60分钟,运动前后也要注意补充水分。
04不爱吃新鲜蔬果
好多人都“无肉不欢”,但是不注意均衡营养,荤素搭配,也是很不健康的。新鲜的蔬果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对肠胃蠕动有着很大的帮助哟。
习惯在日常的膳食中搭配一些蔬果或粗粮类食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便秘的发生。
05食用大量乳制品
乳制品中乳糖含量较高,不利于消化吸收。便秘者若食用过多的乳制品,如牛奶、冰淇淋和奶油等,只会加重腹胀,乳糖不耐受的更要少食用。
06过量补铁、补钙
铁和钙会影响胃肠道的收缩功能,造成便秘。除非是经过系统检查,确实自身的确缺乏这两种营养物质,否则不建议便秘者经常服用含铁、钙的营养品。营养品虽好,也不要乱吃呀。
07强忍便意成习惯
强忍便意会导致便意“消失”,过后想排便就会十分困难。长此以往,肠道会失去对排便的敏感性。所以,想要排便通畅,一定不要硬憋大便,有便意了就要立刻去卫生间哦。
08排便爱看手机
年轻人习惯排便看手机,而一部分中老年人则会看书或报纸。其实,这些都是会影响排便通畅性的坏习惯。因为,一旦人的注意力被其他物品吸引,加上排便的姿势久久不改变,就会“有麻烦”了。研究表明,蹲坑时间超过3分钟就会导致肛门部位的静脉充血淤血,从而诱发痔疮。
09依赖泻药
便秘者过度依赖药物容易导致结肠丧失自主收缩能力,还可引起电解质失衡、癫痫发作、心律失常和肌肉疼痛等。
对于便秘患者而言,如果一定要食用药物,也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任何一种泻药服用时不要过长,超过2周后如果没有明显好转,应及时就医。
01加重痔疮
便秘时排便用力,直肠内压增高,阻断静脉回流,加重痔疮症状。
02诱发肛裂
便秘后,便粪干燥干硬,不易排出,在排便时需用力,干硬的粪便可造成肛管皮肤裂开。
03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便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机体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重视便秘问题。
04心理疾病
很多人会受到便秘困扰,排便困难、腹胀等症状,甚至可以导致便秘患者的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这些心理状况,甚至比便秘本身的危害更大。
01调整生活习惯
多饮水(晨起空腹1杯温开水,每天保持8杯水以上),增加粗粮(玉米、大豆等),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要多吃;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忌烟酒,同时保持作息规律。养好良好的生活心态,学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压力。
02适度运动,促进排便
无论是久站久坐的年轻人还是运动量少的老年人,都需要适度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
03定时如厕
早餐后30分钟因胃结肠反射,是排便zui佳时期,也可根据个人排便习惯自行调整。每次排便5分钟~10分钟,避免久坐、久蹲、用力排便(会加重盆底功能紊乱),养成良好的排便生物钟,每天定时如厕1次~2次。
04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频繁或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易破坏肠道菌群的药物。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2024-09-20
2024-09-11
哈尔滨东大肛肠医院水平如何?肛门痔疮越来越多,环状混合痔你要知道
2024-09-02
2024-08-19